上海工商發布服務自貿區和科創中心建設12條意見
瀏覽次數:5300 | 發布時間:2017-06-08 17:41:42
近年來,上海市工商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、市政府和國家工商總局的決策部署,積極在自貿試驗區開展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先行先試,大力推進上海科創中心建設,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促進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,各類市場主體快速增長。
吳小姐是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的一家外企工作的白領,今年是她在外高橋工作的第五個年頭。
“五年前,保稅區這里還很冷清。除了吃飯和上下班時間,路上基本都不見人影。但現在不一樣了,企業越來越多,人也多起來了,有時上下班路上還會堵車呢。”這是吳小姐對自貿區變化最直觀的感受。而這樣的變化,跟3年多前自貿區成立之間,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。
2013年9月,中國(上海)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。2015年4月,國務院批準進一步深化中國(上海)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方案。中國(上海)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范圍為120.72平方公里,涵蓋外高橋保稅區、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、洋山保稅港區、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以及陸家嘴金融片區(含世博地區)、張江高科技片區、金橋開發片區。
2013年至2015年,上海市平均每年設立企業21萬戶,企業數量年均增長24.3%。2016年,全市新設企業29.6萬戶,比上年增長16%。上海市每千人擁有企業72戶。截至2016年年底,全市共有企業162萬戶,企業活躍度達86%。
上海市工商局25日正式發布了《關于服務自貿試驗區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若干意見》,旨在立足工商行政管理職能,以自貿試驗區改革為突破口,以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重要載體,持續挖掘制度創新紅利,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,營造法治化、國際化、便利化的營商環境。
《若干意見》共12條。主要包括:一,深化自貿試驗區商事制度改革,助推新興行業發展;二,持續深化“證照分離”改革,加快政府職能轉變;三,推進“多證合一”和全程電子化登記,提升上海自貿區注冊便利化水平;四,開展企業名稱登記改革,推行企業名稱網上自主申報;五,放寬科創企業住所登記條件,優化市場準入環境;六,簡化股權激勵登記流程,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;七,重點服務“一帶一路”企業,聚焦重點區域和重大項目建設;八,推行簡易注銷登記改革,完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;九,拓寬科創企業融資渠道,支持科創企業做強做大;十,加快商標知識產權發展,落實創新驅動戰略;十一,加大中小企業扶持力度,營造良好的創業創新環境;十二,完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,促進市場主體健康發展。
此外,上海市工商局在全國首創推出《上海新興行業分類和經營范圍指導目錄》,支持新興行業發展。按照“非禁即入”的原則,優化經營范圍登記方式,支持人工智能科技、標準化服務、大數據服務等新興行業發展,及時梳理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》中沒有包含的新興行業,制定全市統一的支持新興行業發展的行業分類和經營范圍指導意見。同時,建立完善政府各部門間的協同機制,統一行業分類標準,形成監管合力,推動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業態、新模式發展。
在放寬科創企業住所登記條件方面,創業初期尚不具備或不需要實體辦公條件的科創企業,可利用科創園區、眾創空間、創業孵化器等平臺內的集中登記地作為其住所申辦登記。科創園區、眾創空間、創業孵化器符合住所集中登記地要求的,入駐企業在工商登記注冊時可免于提交房屋產權證明。